Joan Cornellà個人展覽又返嚟?教你睇展覽唔失禮攻略! - 品味新聞 | CLASSES 香港學習資訊平台

CLASSES - Release Your Potential
  • Classmate 登錄
  • 訂閱優惠
  • Classes Hong Kong Facebook

  • 首頁
  • >
  • 新聞
  • >
  • 品味
  • >
日期:2017年05月08日
Joan Cornellà個人展覽又返嚟?教你睇展覽唔失禮攻略!
Joan Cornellà個人展覽又返嚟?教你睇展覽唔失禮攻略!

去年西班牙插畫家Joan Cornellà於香港舉辦個人展,網民直罵香港人只懂打卡自拍,非常失禮。如今Joan Cornellà畫展又來到香港了!小編便來介紹是次畫展的詳情,順便分享看展覽的要訣,除了瘋狂自拍,還有什麼禁忌呢?
 

(圖片來源:Joan Cornellà@Facebook)
 
當然,小編認為展覽適合任何人觀賞,不一定要「真文青」才能去逛一逛。(啊……Joan Cornellà的展覽不適合玻璃心的人去XD)可是,展覽也絕非只為了讓人打卡而存在。有否想過,你在打卡的同時,其實可以體驗更多?到底要怎麼做,才顯得不那麼俗不可耐,不淪為「只想著在Facebook打卡炫耀裝懂的傢伙」呢?
 
1.  先放低手機


Joan Cornellà的作品正正在諷刺我們對社交媒體和科技的著迷。(圖片來源:Joan Cornellà@Facebook)
 
小編無意再評論在展覽selfie或全程影來影去有多「核突」。理性地說,其實出現在鏡頭的主角只有兩個可能性:展覽品或你。這使一個展覽變得非常狹隘,令你看不到其他更多重要的東西,如作品配置、打光方式、空間照明、牆壁顏色配合、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關係等等。當你按下快門的一刻,你有感受到這些展覽品以外的東西嗎?在你紀錄展覽一刻以作日後回味之前,何不先親身感受一下呢?
 
 
2.  別急著評論


(圖片來源:Joan Cornellà@Facebook)
 
近年看展覽的人多了,無論出於何種意圖,對藝術發展終歸是好事。然而,在展覽中「Show off」的人也隨之增多。他們總是急於表現自己,每個展覽品都要大聲評上兩句,或者試圖參透藝術品的解讀。悲哀的是,大多人其實對這些大聲喧嘩的人,其實不屑一顧。
 
藝術作品本來就含有「不可讀」的部份,並非一味靠邏輯分析就能解讀全部。喜歡Joan Cornellà的人大概都有這種經驗:「這到底是在表達什麼鬼?」到最後,可能你只能用一個「黑人問號」了結這場紛亂的思考。
 

(圖片來源:網上圖片)
 
然而這場思考的過程才是最為有趣,如果在你想像的同時,旁人已經用三言兩語斷言了所謂「真相」,那不就很沒趣了嗎?用自己的理解去「感染」別人,其實是一件不要得的事。別急著評論,嘗試感受這個展覽吧。當然,如果要討論,就留到展覽過後吧。


(圖片來源:Joan Cornellà@Facebook)

3.  用感覺解讀


(圖片來源:Joan Cornellà@Facebook)
 
正如上文提及,解讀藝術品不一定要用邏輯分析,憑你的主觀感覺一樣可以「看懂」作品。儘管這種解讀不一定是作者的本意,但亦無妨。藝術本來就是一場可以無限延伸的表演。就如下圖這幅Joan Cornellà的畫作,曾被人解讀為「替雨傘」作的畫,然而事後Joan Cornellà澄清純粹巧合,卻令Joan Cornellà公開表示日後會以香港作題材。請相信,Art never ends.
 

(圖片來源:Joan Cornellà@Facebook)
 
Joan Cornellà:香港主題個人展」詳情
日期:5月6日至5月21日
時間:11:00 – 21:00
地點:Space 27(鰂魚涌英皇道653-659號A/B座)
票價:$50
1.      網上購票(優先入場):https://www.ticketflap.com/joan-cornella 
2. 即場購票(若使用此方式,屆時將需要登記姓名及電郵地址,建議大家使用網上購票方式)
 
相關文章:
17蚊就玩到!香港六大刺激滑水梯!

EDITED BY CLASSES



新聞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