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asses Kitchen:調味料方程式 - 烹飪新聞 | CLASSES 香港學習資訊平台

CLASSES - Release Your Potential
  • Classmate 登錄
  • 訂閱優惠
  • Classes Hong Kong Facebook

  • 首頁
  • >
  • 新聞
  • >
  • 烹飪
  • >
日期:2013年08月25日
Classes Kitchen:調味料方程式
Classes Kitchen:調味料方程式
每個廚房都有鹽、醋、糖、酒這些基本調味料。雖然不是大廚,但我們下廚時亦應注意放調味料的時間。因為這不僅影響餸菜的色香味,亦會影響可攝取的營養。 CLASSES 搜集了幾項調味原則,讓你煮得健康又美味。
 
1.  鹽─先後有講究
如果用植物油做菜,為減少損失蔬菜中的維他命,一般應炒菜後放鹽。如果用花生油做菜,應先放鹽。因為這能提高油溫,大大減少油中所含的黃麴黴菌毒素。在做肉類菜肴時,為了使肉類細嫩爽口,炒至八成熟後放鹽最好。
 
2.  醋─入鍋前後
炒菜時,在蔬菜入鍋後,就加一點醋,以軟化纖維、保留維生素、促進溶解鈣、鐵、磷等礦物成份。在烹煮肉類時,肉類入鍋後,加一次以除腥味。出鍋前,再加一次以調味及解油膩。
 
3.  醬油─出鍋之前
高溫久煮醬油後,會破壞營養成份,並失去鮮味。因此,應在出鍋前才下。
 
4.  糖─先放糖後放鹽
在製作糖醋魚時,應先放糖後放鹽,否則鹽的「脫水」作用,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,難以吸收糖味,造成外甜內淡。最好的做法是,主料入鍋前先放糖,炒至紫紅色時,才加入主料翻炒。
 
5.  酒─溫度最高時
煮魚、羊時,放一些佐酒,可除腥氣。煎魚時,應在煎好後加酒。炒蝦仁時,最好在炒熟後加酒。煮湯時,可由猛火改成小火時加酒。
 
6.  味精─煮好前加
當受熱到120度高温時,味精不僅喪失鮮味,還會產生有毒成分。因而,最好在炒好前加入。

Classes Kitchen



新聞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