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聽到「脂肪」二字都會敬而遠之,因為大家普遍認為它是致岡的「元兇」。不過,原來脂肪跟人一樣,都是有好壞之分。所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要是身體擁有較多好脂肪的話,體內的脂肪會反被燃燒起來,不會肥胖,更減低患病的風險。
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 (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) 的研究指出,人體的脂肪可分為「白脂肪White Fat」 和「啡脂肪(Brown Fat)」兩種,前者為壞脂肪,後者是好脂肪。啡脂肪主要儲存於頸肩部位,由於皮下脂肪較少,需額外的熱能來維持溫度。而白脂肪大都是儲存於體內器官等,起保護內臟、維持體溫、製造荷爾蒙的作用。不過,由於主要存在體內,當白脂肪過多時,則較會令身體增胖,易出現糖尿病及心血管的風險。
那如何可以增加啡脂肪(好脂肪),而同時減少白脂肪(壞脂肪)呢?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 (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) 的研究員發現,當「白脂肪」細胞內的接收器 (ppar-gamma) 接收到TZDs類 (thiazolidazines) 藥物,進行脫乙酰 (deacetylation),便會變化成「啡脂肪」,但此類藥物卻會導致肝中毒等嚴重副作用,因此不能實際應用。不過大家可以參考以下方法:
-
攝取好油:攝取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好油(如橄欖油、魚油等),減少食用豬油、牛油等高飽和脂肪的壞油
-
勤做運動:研究發現運動時身體會釋放荷爾蒙-鳶尾素 (irisin),它能將白脂肪轉化成啡脂肪。
-
優質睡眠:晚上人體會釋出褪黑激素以助睡眠,釋出的份量愈多,愈能刺激身體製造啡脂肪。
-
身體寒冷:有研究發現,身體於低溫時會釋出鳶尾素,它可以將身體所攝取的脂肪轉化成米白脂肪,同時可產生更多啡脂肪,擊退白色脂肪。
Edited by CLASSES